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假肢和矫形器(辅助器具)生产装配企业资格认定办法

时间:2024-06-30 05:27:29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947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假肢和矫形器(辅助器具)生产装配企业资格认定办法

民政部


假肢和矫形器(辅助器具)生产装配企业资格认定办法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民 政 部 令第 29 号




《假肢和矫形器(辅助器具)生产装配企业资格认定办法》已经2005年9月19日第五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李学举
二○○五年十月十二日





形器(辅助器具)生产装配企业资格认定办法



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12号)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组装假肢或者矫形器(辅助器具)专用件并由本企业直接为残疾人或者患者装配使用的企业资格认定。


第三条假肢和矫形器(辅助器具)产品目录,由国务院民政部门以《中国伤残人员专门用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的形式公布。
从事《目录》中假肢和矫形器(辅助器具)产品生产装配的企业,在工商登记注册前,应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资格认定。


第四条申请假肢和矫形器(辅助器具)生产装配企业资格认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所生产装配的假肢和矫形器(辅助器具)属于《目录》范围内的产品;
(二)拥有取得假肢或者矫形器(辅助器具)制作师执业资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人,取得民政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的假肢装配工或者矫形器装配工不少于2人;
(三)具有测量取型、石膏加工、抽真空成型、打磨修饰、钳工装配、对线调整、热塑成型、假肢功能训练等专用设备和工具;
(四)具有独立的接待室、假肢或者矫形器(辅助器具)制作室和假肢功能训练室,使用面积不少于115平方米。


第五条申请假肢和矫形器(辅助器具)生产装配企业资格认定,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提交以下材料(一式两份):
(一)假肢或者矫形器(辅助器具)生产装配企业资格认定申请书;
(二)取得假肢或者矫形器(辅助器具)制作师执业资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证复印件和制作师执业资格证书复印件,取得假肢装配工或者矫形器装配工的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复印件需与原件核对无误);
(三)本办法第四条第(三)项规定的专用设备和工具清单;
(四)本办法第四条第(四)项规定的场地权属及使用证明和功能说明。


第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对申请人提出的企业资格认定申请分别不同情形作出处理。


第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在审查申请材料过程中,认为需要对专用设备和工具清单、场地使用功能等情况核实的,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


第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准予资格认定的决定。予以认定的,发给《假肢和矫形器(辅助器具)生产装配企业资格认定证书》。不予认定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九条假肢和矫形器(辅助器具)生产装配企业设立具有装配业务的分公司,国家核拨经费的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科技性社会团体等设立不具备企业法人条件的假肢和矫形器(辅助器具)装配部门,依照本办法规定办理。


第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办法施行前已经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假肢和矫形器(辅助器具)生产装配企业,应当自本办法施行1年内,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办理企业资格认定。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兽药及重大动物疫病疫苗市场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兽药及重大动物疫病疫苗市场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国务院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及《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农产品整治工作方案》总体要求,现印发《兽药及重大动物疫病疫苗市场整治行动方案》,请各地认真组织实施。

  附:《兽药及重大动物疫苗疫苗市场整治行动方案》


                   二00七年八月二十八日

  附件:

             兽药及重大动物疫病疫苗市场整治行动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着力解决兽药市场突出问题,加强兽药监管,加大兽药打假力度,保证兽药质量和使用安全,我部自2007年9月1日至年底,组织开展兽药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现特制定《兽药及重大动物疫病疫苗市场整治行动方案》。

  一、整治重点

  (一)重点产品

  1、禁用兽药(品种见农业部第202号公告、第560号公告)及未经农业部批准的兽药;

  2、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疫苗;

  3、兽用注射剂品种;

  4、抗生素类、驱虫类、解热镇痛类药物,剂型:片剂、粉剂、散剂、预混剂。

  (二)重点单位

  1、生产环节

(1)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疫苗生产企业;

(2)兽用注射剂生产企业;

(3)重点监控企业、有生产假劣兽药记录企业;

2、经营环节

(1)兽药经营企业;

(2)养殖小区统一供药单位。

3、使用环节

(1)商品猪养殖场(存栏50头以上);

(2)肉禽/蛋禽养殖场(存栏300只以上);

(3)乡镇兽医诊疗所/医院。

(三)重点区域

1、兽药经营集散市场;

2、县、乡、村等基层兽药经营点;

3、重大动物疫苗经营单位。

二、整治任务

  1、清查违禁兽药。对经营、使用环节进行拉网式检查,发现禁用药物立即收缴销毁,并追查其来源、销售去向,加大禁用药清缴力度。

  2、清查假劣兽药。对2006年以来列入兽药质量通报的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检查,发现假劣兽药、过期失效产品、废止地标产品进行清查、收缴销毁。

  3、加强疫苗监管。加强疫苗田间试验、区域试验监管工作,严厉查处假借试验名义,违法制售疫苗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疫苗行为,发现制售假疫苗窝点,要坚决取缔,从严查处。加强重大疫苗供应单位监管工作,重点核查其资质、管理制度、供应记录及冷链条件,对不符合规定的,要限期整改,发现违法行为要严厉查处。加强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等重大疫苗质量检测、生产供应工作,强化重大疫苗批签发、飞行检查、驻厂监督等制度。

  4、清查不规范标签。组织不规范标签清查活动,从生产企业查获不规范标签,要监督企业销毁处理;从经营、使用环节查获不规范标签的兽药产品,禁止经营、使用。

三、工作目标

  (一)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监管,突出抓好重大动物疫病疫苗质量,保证疫苗质量和有效供应。

  (二)加强兽药GMP监管和兽药违法案件查处工作力度,使兽药产品合格率提高2个百分点。

  (三)规范兽药经营、使用活动,使兽药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保证兽药规范经营、安全使用。

四、组织实施

  (一)农业部兽医局负责本方案的组织、协调、指导和

  监督工作,参与重大案件督查督办工作。

  (二)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负责重大动物疫苗批签发、疫苗质量监测、对定点企业实施飞行检查、驻厂监督和技术指导工作,参与兽药违法案件查处工作。

(三)各省、区、市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方案的组织实施工作,并承办省际间违法案件的协查、协办工作。

  五、总体要求

  (一)细化方案,明确责任。各地要结合《2007年兽药市场专项整治方案》活动,认真组织落实本方案各项部署、措施,一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省、地、县三级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二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明确责任制,结合当地实际制订相应整治工作方案。三要严格执法、组织落实,在整治活动中采取专项检查与综合治理相结合,交叉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法规宣传与执法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方式,把兽药市场专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并抓出成效。四要通力合作、协同作战,积极会同公安、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加大整治、查处力度。五是突出重点、查处大案要案,按照假劣兽药来源、去向不查清不放过;涉及的单位、责任人不查清不放过;案件产生的原因不分析透不放过;对涉案人员未得到应有的惩处不放过;今后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对大案要案追根溯源,一查到底,严厉处罚。

  (二)建立报告制度。1、关于报表。各省、区、市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按统一要求,每周二中午12点前,将本省兽药市场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按统一要求(见附表《兽药市场专项整治执法工作周报表》)电子版上报我部兽医局(网址:yzc@ivdc.gov.cn);2、关于典型材料。各省、区、市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注重基层兽药市场整治工作的督促指导工作,并将整治成效显著、措施得力的典型材料电子版每周五12点前上报我部兽医局;3、关于重大案件。各地发现兽药重大案件,应随时上报我部兽医局,电话:010-64192829,传真:010-64191652。
 
  六、进度安排

  本方案实施期限为2007年9月1日至12月底。

  1、自查阶段。2007年9月1日,各地启动本方案,截止2007年10月底,组织完成本辖区兽药市场整治自查工作。

  2、省际互查阶段。2007年11月1日~12月20日,各地根据我部兽医局确定的省际互查工作方案,组织完成省际互查工作。

  3、总结阶段。2007年12月31日前,各地总结工作,并向我部兽医局分别上报全年和整治方案实施阶段工作报告,内容包括措施、查处成效(须包含查处成效的各项量化指标)等。

高露洁尚须自证清白
杨涛

据新华社电 “高露洁含致癌物质三氯生”的消息,近日被媒体热炒。前天,取得“部分牙膏、洗手液、洗面奶等抗菌清洁用品因含有化学物质三氯生可能致癌”这一“发现”的美国科学家彼得·威克斯兰在当地一家报纸上澄清说,他没有说过抗菌化学物质三氯生有潜在的健康危险,会必然导致癌症,人们现在根本没有必要担心。他表示,媒体的报道太急于做出推论了,对他的报告断章取义。(《北京晨报》4月21)
而在4月18日晚,广州高露洁棕榄有限公司也正式发表声明,表示高露洁全效牙膏已经由全球各相关权威机构审查与批准,其中包括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英国药品及健康管理法规署以及多家政府管理机构。世界各地没有任何政府有关机构要求回收高露洁全效牙膏。声明同时表示,有关近期个别外国媒体报道中提及的实验室研究报告,该报告中并无涉及牙膏,或提出任何针对高露洁全效牙膏使用安全性的内容。该声明也再次强调了高露洁全效牙膏的“有效、有益及安全性”。(《中国青年报》4月20日)
然而,科学家的澄清也好,不过,高露洁公司声明也罢,却无法打消我的顾虑。因为从高露洁公司方面来看,它并没有举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其的安全性,它举出的两个证据不能让我们信服其产品具有“安全性”。
各种产品品特别是与公众健康息息相关的食品、洗涤用品的要获得进入市场的资格,就必须提交证明符合安全的标准的证明,通过相关的机构的检测,必要时要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也就是说,企业在进入市场时,负有证明自己商品具有安全性的举证责任。这一点,高露洁公司在进入市场前做到了,它得全球各相关权威机构审查与批准,其中包括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英国药品及健康管理法规署以及多家政府管理机构。但问题是,过去证明其具有安全性的各种批准,并不能永久证明其具有安全性,因为科技是日新月异的,也许当年的科技水平并不能发现商品中具有的安全漏洞。因而,当有新的研究表明,该产品可能存在安全缺陷时,这种质疑只要是有一定的证据,那么,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就负有针对新问题证明该质疑的担心不存在,产品仍然具有安全性的的举证义务。
而高露洁公司为说明其安全性拿出的东西仍然是当年有关机构给予其的批准,却没有提交证据证明尽管高露洁的牙膏产品含有三氯生的化学物质,但不会致癌,而且也没有提交当年有关机构批准时对这一问题的说明。所以,我们说,高露洁公司为其产品的安全性没有提交有力证据,承担应当承担的举证责任,如何让人信服。事实上,国家标准委有关人士表示,要对“三氯生致癌事件”作出一个比较准确、完整的判断,还需要在科研、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确定一个标准,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湖南省质监局专家也指出,按照我国相关规定,禁止化妆品中使用三氯生成分,但目前对牙膏产品中三氯生成分还没有明确的安全标准及检验标准。那么,高露洁公司何以断定其产品就一定是安全呢?
其次,尽管在4月19日,发现有关牙膏和肥皂中所含三氯生与自来水中的氯能生成致癌物质三氯甲烷的的科学家发表文章说,这是媒体断章取义,他没有说过抗菌化学物质是潜在的危险和值得引起健康关注。(《新京报》4月20日)该科学家认为,在洗碗剂中的化学物质三氯生能够和经氯消毒的自来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三氯甲烷(俗称“哥罗芳”)。环保部门称三氯甲烷是一种可能的致癌物质。究竟三氯甲烷能否被吸入或通过皮肤渗入,目前尚无定论。但此前的媒体报道却称,美国专家研究发现高露洁等牙膏产品含有三氯生的化学物质,与经氯消毒的水接触后会产生被称为“哥罗芳”的氯仿气体,市民如长期使用可能致癌。客观地说,在这一事件中,媒体的报道与科学家的说明是有差异的,媒体没有准确地转述科学家的意见,负有责任,但是,高露洁公司却不能以此证明其产品的具有安全性,从而否定媒体和公众的质疑。因为,三氯甲烷是一种可能的致癌物质,它能否被吸入或通过皮肤渗入未得到证明,而高露洁牙膏中含有这种化学物质,那么就有可能给公众的健康带来危害,高露洁公司的任务便是经过科学试验来排除这公众的这种担心,而不能以报告未提到牙膏或媒体的过错来证明自己的安全性。
当然,仅仅只是一种具有可能性的质疑,高露洁公司的许多产品便面临暂时下架的可能,这会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但是,毕竟这些洗涤用品与千家万户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而且这种质疑并非空穴来风,让生产产品的企业承担举证安全性的责任是必要的代价。因此,高露洁公司还是抓紧时间,组织力量加强研究,提交有力证明进行“除罪”,而不要再举些花里胡哨、似是而非的东西来说明自己的安全性了。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检察院 杨涛 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硕士   邮编:341000   
tao1991@tom.com
tao9928@tom.com
个人博客:浩瀚法网 (http://tao1991.fyfz.cn) 欢迎光临、链接